千呼萬喚的公共房屋需求研究最終報告昨公佈,結果顯示本澳未來十年公屋和私人住宅單位供應,將較預測的總需求多,即屆時可能有相當住宅單位空置。然而報告提到,大部分公屋供應仍在建,甚至未有規劃,一切結果都是“估算”。 全文二十三張紙的公屋需求研究最終報告,是房屋局早年委託澳門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展開的研究。推算結果顯示,至二○二六年本澳公屋單位需求為三萬六千多個,中、長期潛在供應單位數為四萬多個,連同私人住宅估算出現供過於求,屆時或有部分住宅單位空置。 儘管未來十年公屋供應足以應付需求,但短、中期私樓價格脫離居民購買力的事實可能不容易改變,重開公屋申請亦未有時間表,此期間仍需要政府穩定樓價,否則重開公屋申請時仍會出現恐慌性排隊。報告提出住宅單位空置率上升,反映社會住屋需求被高估,抑或囤積情況嚴重?值得深思。 報告為政策提供數據支持,政府應盡快完成社、經屋法的修訂工作,以及盡快完成檢討經屋的申請方式和重開申請,針對市場推出更有效的措施遏抑過度炒賣、穩定樓價,真正讓居民居有其所。 * I0 y9 {" G" |
摘自澳門日報 悅 鳴 * C/ B0 v* }( \2 i4 j; P+ ]
5 ~* U$ P3 k v* a' 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