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最後登錄
- 2018-3-2
- 在線時間
- 163 小時
- 威望
- 10
- 金錢
- 2079
- 註冊時間
- 2015-7-15
- 閱讀權限
- 10
- 帖子
- 665
- 精華
- 0
- 積分
- 11
- UID
- 30666

|
住院仍主動要求學習
周太指出,即使面對病魔折磨,詠珊一直都表現堅強樂觀,不斷表示自己很渴望可以繼續上學,更主動要求老師將功課帶到醫院,讓她可以跟上課堂進度。校長郭華邦表示,詠珊平時勤奮學習,成績良好,在患病期間亦未曾留級,校方未來會視乎詠珊的身體情況,安排一些針對性的學習輔導。 病在女兒身,痛在父母心。為全力照顧詠珊,周太一早已辭工並搬到香港暫住,周先生則在澳門工作,一有時間就趕到香港探望詠珊。對於為何透過學校募捐,而且為何募捐通告中指明捐款會用於詠珊赴美治療?
周太解釋,去年11月詠珊接受骨髓移植後病情反覆,一直無法康復,當時美國有一種特殊的抗體藥物可以增加康復成功率,但該藥物只能在美國當地使用,而且赴美治療費用需要高達50至60萬美元,由於藥費高昂,他們將自住物業變賣亦不足夠,於是去信郭校長,希望學校協助籌款。
其後,經山頂醫院及香港瑪麗醫院等多方面的努力下,有關藥物可以直接運往香港,在醫院進行注射,免卻了赴美的大筆費用,但詠珊需要使用50瓶藥物,每瓶價值港幣82,500元,所需總費用高達港幣400多萬元,山頂醫院對此新治療方案到本月初仍沒有回覆,所以學校方面期望募捐澳門幣100萬元,幫助詠珊渡過難關。
善款轉捐公益慈善基金 延續愛心幫助弱勢人士
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昨日發出通告稱,捐款箱及秘書處合共收到約45萬元善款。校長郭華邦昨日表示,由於特區政府已承諾全力支持詠珊的治療費用,詠珊父母決定由即日起停止有關籌款活動,同時已經委託學校處理全部善款,而校方暫定會將上述款項捐予澳門日報讀者公益基金會,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至於校內學生捐款,就由老師退還給學生。郭華邦稱,是次事件引起市民高度關注,不但令全校學生上了一堂寶貴的品德教育課,同時亦充分體現出本澳市民互助互愛及對弱勢人士的支持。
\
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校長昨表示,約45萬元善款將捐予公益基金。(陳駿騏攝)
當局承擔女童醫療費 譚司:再多錢都畀!
對於特區政府承諾全力支持詠珊治療費用一事,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昨日出席藝術拍賣活動開幕禮時強調,當局會全數支付醫療費用,最重要是幫助詠珊恢復健康,「唔好講400萬,就算係更多都要畀!」。他又指,當局對所有癌症病人一視同仁,會協助送外診治及所有醫療費用。
\
譚俊榮表示,周小朋友的個案衛生局自2012年起作出跟進,並以送外診治機制轉介至香港瑪麗醫院就診,而瑪麗醫院已於上月25日提出新的醫療方案。他強調,香港的醫療技術不會比美國差,而且與本澳只有一小時的距離,相信周小朋友的父母會傾向在港醫治。
至於詠珊首階段療程藥費約港幣400萬元,譚俊榮說「唔好講400萬,就算係更多都要畀!」最重要是醫好病,又指不單是周小朋友,對所有癌症病人都會一視同仁,協助治療。譚俊榮又讚揚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的師生及市民有愛心。 |
|